上海新蓦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
SHANGHAI sKYLABS CO.,lTD
品质源于专业,诚信铸就品牌
只为一个专业的检测与鉴定服务
名称描述内容
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始终把客户放在第一位,关注客户需求
车内异味引纠纷,寻求鉴定得解决
来源:天纵鉴定 | 作者:SKYLABS | 发布时间: 2天前 | 2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在天纵鉴定(SKYLABS)的工作实践中,车内异味争议问题往往是汽车质量纠纷的难点之一。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异味来源比较复杂,除了车辆内饰可能会有气味之外,买车后增加的脚垫、座套或香水等也可能散发出一些气味;另外感官体验因人而异,对异味的理解和敏感度也就不同。有些疑难问题需要专业机构由外到内进行排查,才能确定异味来源。天纵鉴定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起这方面的案例。

争议情况

辽宁省某地消费者于2021年5月购买了某品牌车辆,目前已行驶了11000公里。消费者表示其在驾驶车辆时有头晕、咳嗽等不适反应,下班回家后将车辆停放在小区停车场,次日晨间进入车辆能闻到刺鼻气味。消费者随后到经销商处进行检查,经销商检查后确认车辆内部确实有异味,与相同车况车辆相比异味较为明显,但消费者在购车后加装了地毯、后备箱垫、仪表板隔热垫等非原厂零部件,这些部件可能导致车辆存在异味。消费者要求店方免费解决车辆异味问题,双方未能达成一致。

争议解决

争议双方共同向第三方产品质量鉴定机构申请了相关鉴定。第三方鉴定机构介入后向争议双方了解争议情况收集了相关材料。第三方机构用专用设备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了检测,其检测结果为车内甲醛超出国家标准。

后在经销商协助下,双方开始对车辆情况进行检查,首先取下加装的地毯、后备箱垫、仪表板隔热垫,通风一段时间后消费者反馈依然很刺鼻;检查车辆内饰零部件,没有异物、液体的留存,没有变质、腐蚀等异常现象;检查空调,检查外观和通过内窥镜检查内部,滤芯、蒸发箱、暖风水箱、空调排水、空调内外循环风道等零部件处没有发现明显的异物、发霉、变质,空调系统工作正常;取下前后四个车门、翼子板、引擎盖、后备箱等位置隔音棉,取下后备箱隔音棉后消费者反馈异味明显减小,后备箱隔音棉没有发现异物、液体留存,没有变质、腐蚀等异常现象,第三方机构判断车辆异味的主要原因是后备箱隔音棉材质问题导致,经销商更换后备箱隔音棉对车辆进行通风后进行空气质量测试,空气质量达到正常值范围内。

通过第三方鉴定机构的调查,本起案件主要是由于隔音材料吸附环境异味所造成的,争议双方最终认可了鉴定专家的相关意见。争议双方后续也达成一致意见,经销商免费为消费者更换了后备箱隔音棉。

以案说法

当前,我国针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是环保部2012年发布的《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》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该指南的标准编号为“GB/T27630-2011”,即“GB/T”开头的推荐性国家标准,而非强制性国家标准。推荐性国家标准意味着相关企业可以自愿选择是否采纳,且标准中并未明确规定违规企业的处罚措施。

尽管如此,《指南》仍对车内空气中的有机物浓度提出了具体要求,并给出了相应的检测方法。2015年,环保部对《指南》进行了修订,并于2016年1月22日发布了《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》的征求意见稿。新标准相较于旧标准,对乘用车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限值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,从推荐标准升级为强制标准。但此标准的后续颁布似乎石沉大海限于了停滞。

另外我国《产品质量法》对于产品质量责任纠纷的规定,要求车主方(即维权方)举证产品质量问题与人身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,这往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。若车主发现新的危险化学成分对人身有害,但该成分不在国家规定的检测目录中,那么就难以判定厂商的责任。同时,由于这是新发现的危险化学成分,属于新出现的产品质量缺陷,以前无法检测到,因此机动车厂家可以依据《产品质量法》的相关规定主张免责。